《长江商务报》的命运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1-10-26 11:39
张 俊

侯学源,沙市人,原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少将。2012年,侯将军回乡办书法展,我在展厅与侯将军相识。此后,侯将军用短信给我讲过他家族的一些情况,并嘱我关注侯家兄弟创办《长江商务报》的事。后据侯将军回忆并查阅有关文献撰写了《〈长江商务报〉的命运》,给侯将军阅后他十分高兴。今年4月,侯将军因病与世长辞。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令人敬重的乡梓前辈。
——作者手记
                          
1侯学源将军
 
侯学源将军

1938年秋,位于沙市中山街82号(原沙市三府街71号)的《长江商务报》闭馆了,闭馆的决定是由该报经理兼主笔侯仲涛宣布的。自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入日军之手后,大批逃往重庆大后方的难民潮水一般地涌入荆沙,街市上的商铺都纷纷关门,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们早已无心读报了。
 
清未民初,沙市侯家算是一大望族。到侯老爷子这辈就有五子一女,五个儿子原来按家传辈份排序,分别取名为侯先甲、侯先乙、侯先丙、侯先丁、侯先戊。后来儿子们长大了,觉得父亲的取名太俗气了,就各自改为侯伯章、侯仲涛、侯岱山、侯东屏、侯西垣。侯家不仅人丁兴旺,而且财运亨通,承揽多家钱庄、票号印刷业条的长江印刷厂就是侯家的产业。大概因为侯家拥有印刷厂的缘故,长子侯伯章早有与几个弟弟合伙开家报馆的想法。
 
2上世纪30年代的沙市中山大马路
 
上世纪30年代的沙市中山大马路

19世纪初期,近代报纸开始在国内出现,但荆沙有地方报纸却是在1912年。那年,革命党人胡石庵在沙市刘家场创办了《荆江日报》,该报每天发行正、副刊各一张,主要是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思想,但没办几年就停刊了。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沙市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作为江汉平原的物资集散地,在清未民初,这里集聚着来自四川、安徽、江西、浙江、汉口等地的“十三帮”商人,商贸活动十分兴盛。商人们最关心的是时局与商情的变化,因此很希望能看到一份及时报道国内外时局动态及反映荆沙商情的报纸。侯伯章正是看到社会在这方面的巨大需求,这才在1920年仿照《湖北商报》,创办了《长江商务报》。这个报名是几兄弟商定的,也体现了侯伯章的办报基本宗旨侯伯章是个有思想的文化人,他办报是想走一条依托商界,兼顾社会多方需求的路子。因此,他提出《长江商务报》要办成“以发扬三民主义,提倡文化,崇尚道德,改进市面,提高商人知识为宗旨,为长江中游唯一包揽立券之报纸”。
 
3《长江商务报》
 
《长江商务报》

《长江商务报》采用对开四版。通常头版以及中缝用来刊登广告;第二版、三版辟有《中外要闻》《本省新闻》《地方新闻》《党务消息》《要件》《要务》《社论》《杂俎》《趣闻》《来函》和《小说》等十多个栏目,以社会和文化类新闻为主,主要面向政界、文化与教育界人士。为吸引青年学生和居家少妇们,还不定期地开了一个文艺副刊《江声》,专门发表新潮文学作品;第四版则刊登本地与外埠的经济消息,以及反映荆沙之地商情的“本日行情一览表”。这一版最为商人们关注,因为商场就是战场,掌握了行情才有制胜的法宝。由于《长江商务报》服务对象定位准确,栏目内容比较丰富,加上消息的来源面广,因而一上市就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商家们几乎是各家一份。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侯伯章在创办《长江商务报》的初期,虽然也聘请了李铁农等记者出身的人参与采编,但负责编辑与印刷的主要成员仍是自家兄弟。侯伯章自任报馆经理兼主笔,后来侯伯章因病去世,老二侯仲涛又继任了这一职务;老三侯岱山和老五侯东屏的文笔不错,加上年轻精力充沛,就被安排担任编辑兼记者;老六侯西垣则专门在长江印刷厂负责报纸的印务。在侯伯章的带领下,侯家兄弟齐心协力,艰难创业,没几年就将《长江商务报》经营得风生水起,在报纸的质量与发行数量上一举超过当时的《荆报》《鄂西新闻报》和《大同日报》等多家地方报纸。
 
4上世纪30年代沙市报人留影
 
上世纪30年代沙市报人留影

就像各行手艺人都有自己的绝招一样,侯家兄弟在短时期内能将《长江商务报》办得如此红火,那还是有些自家办报秘诀的。《长江商务报》初期刊登的外埠新闻、国际新闻等都来自从上海等地订购的报纸,往往是报纸一寄到荆沙,编辑部就安排人连夜从报上摘抄消息。有时图快图省事,负责编辑的侯家两兄弟就用剪刀将报上的消息部分剪下,在白纸上粘贴拼版后就直接送往印刷厂。这种“摘桃子”式的办报固然省事,但由于别家的报馆也都在这样做,因而就造成《长江商务报》的新闻与其他报纸雷同的现象。另外,由于从上海等地寄来的报纸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因而摘抄的新闻一见报就已经是旧闻了。侯伯章一直想解决办报中“雷同”与“旧闻”的两大难题,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然而限于当时诸多条件的限制,他生前一直未能拿出改进的良策。直到侯仲涛执掌报馆后,这才消除了那两大通病。
 
侯伯章担任报馆经理时,侯仲涛并不在沙市,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北平大学读书。当时,侯家是由侯老太太当家,侯伯章负责一大家人的生活经济来源。因此,对侯仲涛来说他的事就是安心读书,学成本事后再回去协助兄弟们创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后来侯老太太和侯伯章相续生病和病故,几个弟弟还是嫩了点,侯仲涛便不得不中途辍学,被迫回沙市挑起这个大家庭的生活重担。
侯仲涛到底是个有文化深度又见过大世面的人,他性情虽然忠厚老实,却也不失机敏睿智。在接管大哥的报馆经理一职后不久,他就发现了《长江商务报》存在的问题,并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5 1939年,逃到沙市难民收容所里的难民
 
1939年,逃到沙市难民收容所里的难民

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通过自建的无线电台开始播送广播节目,并出售美国产的收音机。当时这些都还不曾引起荆沙人的注意,因为那些收音机波长有限,出了上海也就是个摆设。1925年,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图书馆试验组装的收音机收到了日本的广播,随后该公司开始生产新式收音机。不久,荆沙的少数富户家中开始出现了这个“洋玩意”。
 
1933年5月1日,《新沙市日报》在沙市觉楼街的觉楼内创办,驻防荆沙的国民党军第十军军长徐源泉任名誉社长,棉花商人郑哲丞任社长,十军军部秘书彭凤昭担任总编。由于该报得到了军部的资助,因而在创办之初就花了一大笔钱,从汉口买回一台颇为先进的电子管收音机,以供编辑们收听上海等地的电台播音。这么一来,《新沙市日报》的新闻就实现了与上海等地报纸的同步,因此该报上市后就成了荆沙最受欢迎的一张地方报纸,就连恩施、襄阳、澧县等地也有人订阅《新沙市日报》。
 
 
作为曾在荆沙引领风骚的《长江商务报》,其经理侯仲涛当然不愿看到自家报纸在市场竞争中逊人一筹。然而要想赶超《新沙市日报》,首先得自掏腰包去买台好收音机,这不仅要花费一大笔钱,而且还要雇用一个会修收音机的人。如此巨大的开支显然让他感到不划算,于是头脑灵活的他想了一个主意,即设法派人去《新沙市日报》的报馆听收音机新闻并作记录,这样《长江商务报》的新闻就能与《新沙市日报》的新闻保持同步了。
 
作为报业的同行,侯仲涛本不好意思去打这个主意,然而由于《新沙市日报》的总编彭凤召也是个读书人出身,加上侯仲涛平时就与彭风昭较熟悉,因此,他没费什么功夫就达到了目的。在彭凤昭的帮助下,每天傍晚时分,侯仲涛派去的人都会在觉楼的三楼收听外埠的新闻广播,并速记下国民党中央社电讯、特约汉口简要电讯等重要消息,然后连夜将记下的新闻稿交给早已在报馆等候的编辑画版,第二天一早即可见报了。如此一来,当时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新闻,如张学良西安兵谏、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苏联加入国联等重大消息,《长江商务报》都是在最早的时间段进行了报道。 由于《长江商务报》的新闻又快又好,加上本埠商情介绍颇为详细,因而该报受世人重视的程度一下子又超过了某些大报,其发行量一度飙升到2800多份,与《新沙市日报》和《荆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71940年,日军在沙市老街烧杀抢掠
 
1940年,日军在沙市老街烧杀抢掠

很显然,如果不是因为中日战争的战火烧到了家门口,《长江商务报》会一直顺利地办下去。然而自从武汉沦陷之后,荆沙的街市一片萧条,大批的市民纷纷逃离,最终使该报难以为继。于是,侯仲涛被迫宣告报馆关门歇业,侯家兄弟苦心经营了十八个年头的《长江商务报》,终于从市面上永久地消失了。民国年间,在荆沙之地一共创办有36种报纸,而办报时间最长的就数侯家的这份《长江商务报》。   报馆关闭后,侯仲涛受聘去江陵县立沙市第二小学(今沙市大赛巷小学)担任校长。侯仲涛是社会贤达人士,在办报时就兼任过沙市市政整理委员会委员、荆沙中学董事,是一个社会公益事务的积极参与者。侯仲涛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闲暇时就教子女书法,尤以二子侯学源的天分最高,写的字常受到父亲的夸奖。
 
1940年6月,日军侵占沙市。一天,侯学源正在毛家坊的家门口玩耍,忽见几个持枪的日本兵奔来,于是赶紧躲在一棵大树后。那几个日本兵敲开他家隔壁的一户大门,拖出一个人就用刺刀乱捅。当时,侯仲涛正在家中,听见哭喊声便赶出来,用日语怒喝日本兵住手。他一身凛然的正气还真是镇住了那几个日本兵,从刺刀下救下了老邻居。
 
1942年侯仲涛因病去世。他的亲友、同事和学生们一直将他的棺木送到便河桥东边的坟地,出殡的队伍有几里路长。

(《1940年,日军在沙市老街烧杀抢掠》图片由西南农业大学刘波先生提供,在此鸣谢)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