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沙市中山纪念堂开幕典礼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24-04-01 14:52
张 俊
 
在1935年春末,沙市中山纪念堂已基本建成。纪念堂是沙市中山公园最后一项大工程,它的竣工标志着公园建设的全部完成。因此,沙市市政整理委员会决定:将1935年6月4日,定为纪念堂开幕庆典日,同时也作为公园的正式开园日。
 
“市整会”对这次庆典活动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纪念堂开幕庆典筹备处。庆典活动定在纪念堂前的广场上举行,在广场的主入口处用竹木和松枝搭建了一座彩门。立在广场的旗杆上,挂起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
 
1为开幕典礼搭建的彩门
为开幕典礼搭建的彩门
 
1935年6月4日上午10点,中山纪念堂开幕式隆重举行。从汉口赶来的驻鄂特派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濬、湖北省主席张群派来的代表丁处长、陆军第十军司令部参谋长杨绍东、第十六路军秘书长林涛、湖北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江陵县县长雷啸岑、荆沙海关监督许凤藻、荆江堤工局局长徐国瑞、沙市商会会长何瑞麟等要人,以及荆沙各界民众共2000余人,参加了中山纪念堂的开幕式。当时徐源泉因在恩施忙于军务,因而未能赶回来参加这个活动。
 
陆军第十军派出了军乐队到现场演奏。在音乐声中,由沙市各小学校派出的童子军围着旗杆站立,各界代表在纪念堂前排成横队,那些政要们则都站在纪念堂前的台阶上。纪念堂大门上方悬挂着二幅大红布,待两名童子军升旗后,站在大门两侧的徐源泉与雷啸岑的夫人揭下了红布,随后大门洞开,何成濬带领众人步入纪念堂内。
 
2中山纪念堂讲台
中山纪念堂讲台
 
中山纪念堂早已做过精心布置。在讲台幕布的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下方是“总理遗嘱”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条幅;右侧墙壁上挂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和第十军军长徐源泉的肖像,左侧挂着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何成濬主任的肖像,布置显得庄严肃穆。
 
中山纪念堂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不少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为此捐款捐物。例如,沙市电气厂捐赠了80盏电灯,中国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捐赠了30把木靠背长椅,沙市棉花号业同业公会捐赠了大堂幕布,王信伯工程师捐赠了堂内木梯和铺讲台用的红布,等等,这些物品今天都派上了用场。
 
待大家落座之后,纪念堂庆典筹备处主任杨绍东首先登台讲话,他较详细地介绍了公园及中山纪念堂的建设经过。他兴奋地说:“我们为什么将纪念堂建筑在中山公园内呢?其用意是使市民们在公余之暇到公园里去游览,随时看到中山纪念堂,随时就可以想到总理一生伟大的事业和人格,使我们时时刻刻效法总理,同时努力实行总理的遗教,以图复兴民族,复兴国家,所以说中山纪念堂的建设,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建设的基础,其意义是重大的。”(引自1936年《市政汇刊》,以下同)杨绍东的长篇讲话赢得满堂的掌声。
 
湖北省主席张群的代表丁处长跟着讲话,他在慷慨激昂地讲了一番建设中山纪念堂的意义后,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现在这个壮丽的纪念堂举行开幕典礼,我们不要以为是看热闹,如果是这样,不仅失掉建筑纪念堂的意义,且何主任来沙及张主席派兄弟来参加也没有意义了。”丁处长的话引来一阵笑声。
 
雷啸岑在丁处长讲完后登台,他大声说:“现在中山公园业已建成,中山纪念堂亦经造就,所有建设工程非常伟大,种植花木颇费经营,我们人民应体念创业艰难,经营苦心,一方面要守成,另一方面要将守成扩充到热心公益,爱护公物,才不负今日纪念总理的意义。”雷啸岑的讲话也赢来了一阵掌声。
 
有民国“第一谋士”之称的何成濬主任那天没有讲话。两天之后,徐源泉从恩施赶回来陪他到纪念堂看庆典大戏时,他才简短地讲了几句话,他说:他在民国五年(1916年)和二十年(1931年),曾经两次来到沙市。所看到的街市不仅狭窄,而且污秽凌乱,不堪入目。但这次来沙市,感到一切都与以前有所不同:“现在有整齐的街市,有清洁的道路,广大的体育场,美丽的中山公园,更有这伟大的纪念堂,一切都表现着兴旺的气象!”何成浚的讲话更是引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徐源泉紧接着登台讲话,他今天穿着军服,胸前佩戴着勋章,他高声地说:“建筑沙市中山公园及中山纪念堂的意义,何主任告诉我们是要团结荆沙民众的精神,这是完全不错的。因为荆沙的民众,大多是为私的,只图个人的娱乐,不管公共的娱乐;只讲个人的卫生,不讲公共的卫生。其实所讲的个人娱乐,无非是一些不正常的娱乐,所讲个人的卫生,连自己起居饮食也不清洁。所以一切灾疫疾病来了不能避免,这可以说连私都没有讲好。我们现在建筑公园和纪念堂,使大家精诚团结,互相观摩,而积极加以改善,把一切为私的心理,扩大而使之爱公物、爱国家。”徐源泉的话先是让大家一愣,尔后又顿然有悟,随即便引来一片笑声与掌声。

 
31935年,中山纪念堂开幕典礼
1935年,中山纪念堂开幕典礼
 
为了庆祝中山纪念堂开幕暨中山公园开园,“市整会”请来了汉戏班子,在纪念堂一连唱了三天大戏。那几天,来公园游玩的人成群结队,天黑了一些人还不肯离去,纪念堂里的灯光也是从入夜亮到了天明。
 
中山纪念堂是进入民国后,荆沙建成的第一个大型公共建筑。这里不仅是民众的聚会场所,也是大众的娱乐之地。过不多久,就有人弄来了电影放映机,白天与夜里都放几场电影。荆州城、草市、沙市四邻八乡的人都赶来看“洋稀奇。”
 
在荆沙遭遇特大洪灾的时候,公园及中山纪念堂还一度成为难民的避难之所。1935年7月,荆江大堤的万城堤段溃口,草市被冲毁,荆州城与沙市郊外一片汪洋,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在荆沙赈灾委员会的安排下,大批难民吃住都是在中山纪念堂内,一直待了一个多月才离开。
 
可恨的是,在1940年6月,日军飞机轰炸沙市时,落下的炸弹将这座纪念堂变成了一堆瓦砾。
 
(选自《沙市中山公园史话》)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