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响应漯河市“百园建设”行动,经开区坚持“小切口、大民生”理念,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前期,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小区、学校商超、商务楼宇周边调研,精准捕捉群众赏景、休憩、健身等多元需求,最终选定10个需求迫切的关键点位规划建设,让公园真正“长”在群众心坎上。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宋陟睿 殷永胜)“以前饭后散步只能绕着小区走,现在出门5分钟就有公园,孩子能玩、老人能歇,太方便了!”11月19日傍晚,在漯河市经济开发区织梦口袋公园内,带着孙子游玩的市民王女士和居民对口袋公园的建设颇为满意,如今,这样散布在街角巷尾的“绿色福利”,正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日常。
市民正在织梦口袋公园内休息
为响应漯河市“百园建设”行动,经开区坚持“小切口、大民生”理念,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前期,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小区、学校商超、商务楼宇周边调研,精准捕捉群众赏景、休憩、健身等多元需求,最终选定10个需求迫切的关键点位规划建设,让公园真正“长”在群众心坎上。面对闲置地块、边角地等城市“灰色空间”,创新思路变“废”为宝;设计团队遵循“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原则,对拆迁遗留地、项目暂用地等进行统一规划,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打造,将曾经的荒芜之地打造成兼具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的“绿色客厅”,既提升土地利用率,又为城市增添一抹抹亮色。
经开区林间口袋公园
为保障建设质量,该区工作专班实施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链条精细化管控。对设计方案反复打磨,施工中遇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以“一盘棋”统筹和“钉钉子”精神,确保每一个公园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优质工程;同时建立常态化复盘机制,总结经验、收集民意,持续优化建设流程,推动公园品质不断提升。
市民在口袋公园园路上散步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该区的口袋公园建设,不仅是城市微空间的精致更新,更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这些散落的“方寸之美”,正持续为市民生活注入绿色与活力,让幸福底色在城市肌理中愈发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