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斜拉桥施工中,钢绞线穿束是一道关键却令人头疼的工序。过去,工人需将钢绞线从桥面穿过狭窄的锚具孔道送入箱梁内部,由于孔道视线差、操作空间有限,传统方法常常出现牵引不稳、容易卡顿的问题,不仅费时费力,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中华建设网讯 (通讯员 牛洋洋)在斜拉桥施工中,钢绞线穿束是一道关键却令人头疼的工序。过去,工人需将钢绞线从桥面穿过狭窄的锚具孔道送入箱梁内部,由于孔道视线差、操作空间有限,传统方法常常出现牵引不稳、容易卡顿的问题,不仅费时费力,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面对这一难题,中交一航局百色北环线一标段建设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出一项小巧而实用的发明——钢绞线连接器,为穿束作业带来了全新突破。
这套连接器系统由四个部分巧妙配合:连接器本体采用高强度合金制成,分为左、中、右三段对称设计,通过“穿孔—卡扣—拧紧”三步即可完成对接,牢固又便捷;钢绞线端头需进行预处理,剥除部分PE层后保留中心丝,并利用专用设备压制出半圆形镦头,作为可靠的牵引受力点;牵引绳则选用与钢绞线材质一致的中丝制作,其直径与孔道精准匹配,有效提升牵引过程中的适配性与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工人首先完成钢绞线端头处理,再由箱内人员将牵引绳穿入锚具孔道引至桥面。桥面人员用连接器快速衔接钢绞线与牵引绳,启动牵引设备后,钢绞线便能平稳、顺畅地滑入预定位置。作业结束后,连接器可轻松拆卸、重复使用,既省材料又省人力。这一流程显著降低了对桥面与箱内人员协同配合的依赖,一人即可完成关键连接步骤。
这项小发明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操作省力、快速上手,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连接器可循环使用,减少频繁采购配件的成本;穿束效率大幅提升,缩短工期的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投入。更重要的是,施工中的卡滞和钢绞线损伤现象明显减少,工程质量更有保障,现场安全隐患也得以控制。一件看似简单的工具革新,折射出施工一线一航人以智慧破解老难题的务实精神,为类似工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