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日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出通知,决定,开展第二十一届詹天佑奖(2024至2026年度)评选工作。其推荐和申报工作至12月31日截止。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日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出通知,决定,开展第二十一届詹天佑奖(2024至2026年度)评选工作。其推荐和申报工作至12月31日截止。
为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推动土木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决定,开展第二十一届詹天佑奖(2024至2026年度)评选工作。推荐、申报从现在开始,至12月31日截止。
据了解,参选第二十一届詹天佑奖的工程范围是: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公用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小区工程等);桥梁工程(含公路、铁路及城市桥梁);铁路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公路及场道工程;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含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厂、燃气等);水利、水电工程;水运、港工及海洋工程;电力工程;特种工程。
根据规定,参选工程须符合五个方面的条件: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节约资源、环境保护、践行“双碳”目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节能降碳、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新技术、材料、工艺、装备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在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成效显著,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行业示范性和典型代表性。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优质工程(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或省部级优质工程评价),项目建设期间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必须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建筑工程应通过竣工验收;铁路单体工程应通过竣工验收,铁路综合工程应通过初验;水利水电工程应通过枢纽工程专项验收或竣工验收;公路工程需通过交工验收,并已满足工程缺陷责任期终止,或已取得相关质量监督部门《竣工验收质量鉴定报告》。
根据规定,申报单位应为该工程项目在技术创新与先进科技成果应用方面的主要完成单位(包括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建设、监理等单位)。创新集体申报人员应是参与工程建设(包括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建设、监理等单位)并在本工程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
根据规定,评选结束,将召开颁奖大会,发布颁奖决定,对获奖工程的获奖单位授予詹天佑奖荣誉奖杯、纪念奖牌、获奖证书,对获奖工程的创新集体授予创新集体获奖证书,以资鼓励。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组织开展获奖项目宣传推广工作。
据了解,詹天佑奖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展。詹天佑奖始终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科技创新导向,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建造与可持续发展,被誉为土木工程领域“奥斯卡奖”。
詹天佑奖的发展历程与国家工程建设创新战略深度绑定,设立初衷兼具精神传承与行业发展双重目标,对推动土木工程行业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木工程行业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需求,亟需通过奖项引导行业重视自主创新。为庆祝建国50周年,199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1年3月,经科技部首批核准登记,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成为国家认可的土木工程领域权威奖励项目,同时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为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奠定了其官方权威性。
2003年,为提升评选效率与时效性,奖项由“每两年评选一届”调整为“每两年分两批,每年评选一批”,授奖率严格控制在申报项目总数的30%以内,确保获奖项目的稀缺性与代表性。
2024年,第二十届第二批评选新增45项获奖工程,进一步扩大了奖项在民生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的覆盖范围。
今年,9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办法(2025年修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实施细则(2025年制订)》,规定,詹天佑奖每三年评选一届,每届评选获奖项目不超过 100 项(不分等级)。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国家特大型工程可以授予“特等奖”。
詹天佑作为中国近代工程界先驱,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京张铁路,其“爱国、创新、严谨、求实”的精神是行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奖项以其名字命名,旨在通过表彰优秀项目,让新一代工程从业者传承其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内核,树立行业创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