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四川:到2030年末, 50%以上大中型项目将采用智能建造

发布时间:2025-10-19 07:04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4部门就加快推动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绘制线路图。明确,到2030年末,基本建立与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全面推行智能建造,50%以上大中型项目采用智能建造。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4部门就加快推动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绘制线路图。明确,到2030年末,基本建立与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全面推行智能建造,50%以上大中型项目采用智能建造。

 

 

据了解,四川省建筑业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建成60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102家钢结构生产企业,装配式建筑年产能达600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330万吨钢结构构件,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全省累计86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打造了四川天府新区建工大厦、中海成都天府新区489米超高层等标杆项目,梳理62个可推广应用案例。编制了《四川省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标准》等省级标准,成都、绵阳等地制定地方评价指标,形成可量化的项目、企业、工厂评估体系。

 

但传统建造方式还存在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等问题。2024 年前三季度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40%,距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差距。技术瓶颈尚未突破,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设计软件等仍依赖外部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智能装备国产化率较低。产业链协同不足,“链主”企业带动效应未充分发挥,绿色建材、智能运维等环节存在短板,跨领域(如交通、水利)装配化技术应用滞后。人才结构失衡,智能建造需要土木工程与计算机交叉学科人才,目前产业工人技能转型缓慢,尽管成都已培育7万余名星级产业工人,但高端技术人才缺口仍较大。

 

为加快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动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形成产业链式聚集与联动发展格局,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四川建造”升级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4部门就加快推动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提出意见。

 

《意见》制定了发展目标:

 

到2030年末,基本建立与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与措施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全产业链发展保障能力,建造水平明显提升。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推行智能建造,50%以上大中型项目采用智能建造。推动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采用装配化建造技术,提高预制构件、集成部品部件应用比例。

 

依托智能建造省级试点城市建设建筑产业总部园区,孵化一批集勘察、设计、生产、施工、智能装备、数字软件等产业链“链主”企业,研发一批高质量的产业链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市(州)整合区域资源建圈强链,布局一批以建筑业生态圈为牵引的产业功能园区。

 

为加快推动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意见》围绕“建立政策体系、提升产业占比、培育产业生态”三大目标,部署了“加强科技与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给能力、扩大全链条成果应用、完善产业链标准体系、提高新型建造能力、推行建筑工程总承包、强化全产业人才培育、强化政策支持”八大重点工作。

 

《意见》鼓励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围绕数字设计软件、建筑部品部件、智能施工装备等链段科技研发,创新突破一批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采取培育、转型、重组、引进等方式,发展一批高品质新型建造产业链企业担任“链主、分链主”,带动链属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发展。提升数字勘察、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等上下游产业链供给能力,补齐产业链短板,促进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一体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

 

大力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与措施在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推动建设一批安全、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好项目。

 

积极推动项目、企业、政府三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提升BIM技术在设计方案、施工图深化设计及审查、运维管理等全过程系统解决能力。大力推广智能施工装备、智能监测设备、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强化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

 

积极推动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和新型建造方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明确年度实施工程总承包及新型建造项目的占比。鼓励社会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积极推动A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采用工程总承包和智能建造。鼓励设计、监理等企业采取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养一批具备解决工程项目全过程建造问题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意见》强调,要加大产业链金融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购置、使用智能建造专用设备。将智能建造相关装备和软件纳入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重点征集范围。研究制定智能建造相关计价依据。探索与新型建造相适应的统计改革模式。

 

《意见》以“到2030年基本建成全国新型建造全产业链高地”为总目标,通过“创新驱动、标准先行、数字赋能、集群发展”四大路径,推动建筑业由“现场浇筑”向“工厂智造”转变,带动高端装备、信息软件、绿色建材三大万亿级产业同步壮大。

1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