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9部门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9部门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据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进入风险与机遇交织的关键期。气候的变化,加剧了城市脆弱性,2024年夏季,全国35个城市因极端暴雨引发严重内涝,直接经济损失超120亿元,暴露出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的短板;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高温、台风等灾害频率上升,城市生命线系统(如供水、供电、燃气)面临更高风险;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结构性矛盾,2024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8%,预计2025年突破67.5%,而中西部县域基础设施投资完成率仅68%,智慧化改造投入不足5%,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
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探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创新城市民生服务新模式,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助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到2027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行动方案》从“推动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开展数字家庭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完善保障措施”九个方面,推出了32项举措。
在推动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要求,编制并实施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结合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安排,编制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并建立项目库。探索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推动新建、改建设施信息在行业管理信息平台中得到及时更新。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搭建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对设施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
在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方面,要求,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探索推动公共设施和建筑智能感知设施配置。
在发展智慧住区方面,要求,推进住区智慧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管理。推动智慧物业建设,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系统。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强化住区安全隐患防治,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对服务区域内消防车通道违规占堵、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堵塞、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推动步行街(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改造。
在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方面,要求,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探索以市场化手段创新房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推动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和隐患消除机制。推动房屋安全管理立法,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消除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统筹建设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在开展数字家庭建设方面,要求,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新建住宅依照相关标准同步配建光纤到户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鼓励既有住宅参照新建住宅设置智能产品,开展既有住宅传统家居产品的电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在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方面,要求,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进BIM技术在建筑、市政、交通、电力、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中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研究建立以BIM为基础的部品部件标准库。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完善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设。
在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方面,要求,强化协同联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测绘遥感、城市运行管理等各有关行业、领域信息开放共享。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标准,逐步汇聚基础地理、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据和城市运行管理数据。深化“CIM+”多领域应用。探索推进虚实共生、仿真推演、迭代优化的数字孪生场景落地。研究利用CIM平台开展城市综合风险评估,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划定防灾避难空间。
在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方面,要求,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推动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进国家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省、市级平台建设和实际应用。
在完善保障措施方面,强调,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支持,鼓励地方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政策引导。
《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智慧交通网络、韧性基础设施体系,破解资金、技术、制度瓶颈,探索出一条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