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宁夏青铜峡市:美丽乡村从“口袋鼓”到“精神富”

发布时间:2022-12-20 17:26 来源:经济日报

核心摘要:新时期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是什么?尽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其实就是一句话,既让广大农民“口袋鼓”,更要让他们“精神富”。

新时期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是什么?尽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其实就是一句话,既让广大农民“口袋鼓”,更要让他们“精神富”。
20221220_172517_000
 
美丽整洁的乡村小路。杨迪摄
 
近日记者走进宁夏青铜峡市小坝镇先锋村,看到当地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
 
先锋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志勇介绍说,近两年他们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紧盯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出“六统一”服务管理,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大青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葡萄种植面积增长1300亩、达到 4100 亩,年产量增长 3000 吨、达到 5000 余吨,亩均收入增长 7000 元、达到 11000 元。
 
要想让百姓“口袋”一鼓再鼓,抓产业、抓基地的同时要不断调整科学布局。赵志勇接着介绍说,去年全村在立足“全国十大优质葡萄基地”“大青葡萄宁夏著名商标”优势的基础上,重新谋划“一带、三组、四圈”发展新布局,兴“大青葡萄+文化旅游”业态,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的“大青葡萄第一村”。实施先锋村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点项目(二期),建成金山集邮博物馆、乡村研学游基地、特色村居 77 户、农田自然景观彩虹“打卡”线 1200 米、沿线挂牌“采摘热线”30 余户,文旅融合增收潜力十足,成为全村经济产业发展中的“提质增效器”。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1300 元、同比增长15%。
20221220_172517_001
 
先锋村的数字政府智慧指挥平台。杨迪摄
 
“口袋”鼓了,精气神也不能“瘪”。先锋村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动力之源,通过“头雁微讲堂”“驻村小课堂”,邀请市镇领导开展专题辅导2次、驻村第一书记宣讲2次。充分发挥“大青葡萄架下志愿服务队”作用,利用走访入户、家庭会、板凳会、炕头会等各种时机,“坐”到群众板凳上,“送”到群众家门口,“讲”到群众心坎里,采用小规模、互动化、通俗化的方式,开展大宣讲、微宣讲和面对面宣讲等16次。
 
同时,先锋村还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深化“五治”融合,上线集村务公开、乡村治防、智慧党建、网格化积分制管理为一体的乡村治理智慧云平台,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让“小积分”解决“大问题”、撬动“大治理”。落实“三大三强”“两个带头人”工程,深入推进“一抓两整”创建行动,培育选树“六个先锋”示范户77户、“两个带头人”8人,带头尊法守法、发展大青葡萄和养殖等产业、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参与疫情防控等,充分激发“关键少数”示范效应,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农村治理共同体。
 
“我们将继续深学细悟、笃信笃行,着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实际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赵志勇说。(记者 许凌)
20221220_172517_002
 
先锋村又称“大青葡萄第一村”。杨迪摄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