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支持助推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等15个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省委改革办、攀枝花市等相关负责人就进一步助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措施办法进行交流研讨。
近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支持助推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等15个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省委改革办、攀枝花市等相关负责人就进一步助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措施办法进行交流研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一批关键性支撑性工程稳步实施,低收入群体托底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等原创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三大差距”持续缩小。2024年,攀枝花市GDP增长6.3%,人均GDP达11.4万元,位居全省第一;县(区)人均GDP倍差缩小至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03,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超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3元,增长6.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位于四川最南端,攀枝花市交界云南,与云南省会昆明距离仅300多公里,不到与四川省会成都距离的一半。虽远离四川省会,这个发轫于“三线建设”的“百里钢城”,市域发展在省内却可圈可点,人均GDP排名尤其亮眼,城镇化率及公共服务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明确攀枝花为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支持其为全省乃至广大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聚焦“一盘棋”布局,四川成立省推进试验区建设专项小组,制定年度重大任务进度清单;发挥省级部门聚合效应,推动40余个省直部门(单位)出台专项政策或与攀枝花签订合作协议,优先将一批国省级试点试验任务赋予攀枝花,合力推动一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推动攀枝花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组织机构和任务落实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积极改革创新分好“蛋糕”等工作。
聚焦高质量发展,攀枝花实施“双攀”融合发展战略,以龙头企业带动钒钛钢铁、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特色水果种植面积突破120万亩、实现产值130亿元、带动14万人就业增收,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首位;促进三产提质增效,连续5年入选全国康养20强市,到攀康养人群突破50万人次等。
聚焦均衡化共享,攀枝花系统集成托就业、托增收等“八托”举措,实现由“人找帮扶”向“帮扶找人”转变,形成政策兜、就业帮、慈善助等全方位、多元化的分类托底机制,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3万元的情况实现动态清零;82%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集成孕、娩、养、育、住“五位一体”生育友好政策体系,常住人口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等。
“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是代表四川在推进共同富裕上进行的有益探索,需要在省级部门的强力支持下合力推进。”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雁飞说,目前攀枝花共富试验区建设已连续三年纳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督推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接下来,四川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支持攀枝花市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和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川省人大、攀枝花市县人大要优化法治保障,加强试验区法治供给,构建“政策创新—立法转化—实施评估”全链条保障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