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湖北省枝江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枝江市老科协)在助力柑橘精品园建设、推动农旅融合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今年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形成了以科技为支撑的柑橘产业提质增效模式。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刘语桐 刘孜孜 柳月)湖北省枝江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枝江市老科协)在助力柑橘精品园建设、推动农旅融合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今年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形成了以科技为支撑的柑橘产业提质增效模式。

枝江市老科协重点面向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在董市镇金龙村试点基地的观摩培训中,专家周远桂、刘国海、罗文宏现场讲授了科学用药、生物农药使用、高效施药机械维护和柑橘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这些培训直接面向农民,注重田间实操,有效提升了种植户的绿色管理水平。

培训内容紧密围绕提升果品质量,推广包括酸性氧化电解水应用、平衡施肥、绿色防控集成等技术。近日,枝江市老科协专家在金龙村核心示范基地(100亩)调研初测,实现了化肥农药用量减少15%以上,优质果率超过85%,辐射推广面积达万亩以上。

枝江市老科协通过建立示范园区和定点技术服务体系推动技术落地。他们在仙女镇8个村设点指导,在每个村建立2个示范园,专家定期进行田园调查、培训并制定绿色管理方案。这种“一片好才是好”的整体推进思路,促进了柑橘产业的整体品质提升。

枝江市老科协还积极链接省农科院、宜昌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形成多层次科技服务网络。省农科院在向巷村引进“爱媛28号”等新品种,将早中晚熟比例调整至2:3:5,使果园从“集中上市愁卖果”转变为“四季有果不愁销”。宜昌市农科院专家服务团则针对枝江脐橙产区提供规范性种植管理指导,特别是应对高温、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技术措施。

通过科技赋能,枝江市柑橘产业实现了从单一农业种植向农旅融合的转型。以向巷村为例,在科技支撑下打造了“仙女吉吉”主题公园,发展柑橘工坊、特色民宿、研学基地等业态,成为湖北省首个柑橘产业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种“卖原料”到“卖风景”“卖文化”的转变,显著提升了产业价值。
在增收方面,科技投入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枝江市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额从2017年的50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5亿元,带动社员人均增收3000元。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得优质果率从不足50%提升至85%以上,价格区间也从传统低价提升至2-10元/斤。
枝江市老科协通过技术培训、绿色防控推广、示范园区建设等多维度工作,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柑橘精品园建设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