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1月初,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黍子岭村,初冬料峭的寒风中,一节节供水管道正被埋入地下沟槽。
11月初,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黍子岭村,初冬料峭的寒风中,一节节供水管道正被埋入地下沟槽。
“过去最怕过冬,水管一冻就是大半个月。”村民刘桥搓着手感叹,“往后能过上‘不停水’的冬天了。”
这一幕,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长阳火烧坪乡生产生活用水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随着当地水厂改造及管网延伸工程的全速推进,这个被高寒缺水制约发展的“云中凉都”,正织起一张密实的四季“供水保障网”。
“夏天不够用,冬天怕上冻。”当地村民一语道出全乡的饮水困境。火烧坪乡平均海拔1800米,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没有大型的湖泊河流,水源本就金贵。
近几年,随着火烧坪乡“云中凉都”声名远播,前来避暑的游客逐年增加。这个夏天,火烧坪平均每天接纳游客3000人,餐饮、住宿用水量激增,这让设计供水人数仅为1500人的集镇水厂供水能力捉襟见肘。更棘手的是冬季,高海拔让火烧坪乡的冬季滴水成冰,传统水表机芯冻裂,输水管道极易冻结,只能“望水兴叹”。再加上高山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设施农业和文旅项目等用水大户,愈发紧张的供水成为火烧坪发展瓶颈。
但今年迎来转机,长阳成功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对症下药规划了火烧坪乡生产生活用水改扩建项目。“总投资1750万元,将对集镇供水厂进行全面改造,对输水管网和供水设施全面提档升级。”长阳清江水务集团项目负责人杨宇奇说。
5月初项目正式开工,经过半年建设,整个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经过改造后的集镇唐家湾水厂,供水能力从之前的1000立方米/天提升到3000立方米/天,完全能够满足常住居民和游客用水需求。新建泵房和大小水池10余个,输水管网延伸32公里,用水保障全面覆盖3个行政村、2669户8254人,全域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保障率达到98%以上。
为抗住火烧坪的严寒,这次用上了不少新妙招。统一换装的2382块超声波水表,因为内部结构没有机械部件,可以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照常运行;输水管道直接突破冻土层下50厘米深埋,再用砂石回填,混凝土包封形成保温层,大大增强抗冻能力;在输水管网最低点加装智能排水阀,通过压力传感自动排空管道残水,有力消除冰堵隐患。
杨宇奇还介绍,到今年12月项目全部建成后,清江水务集团还将构建火烧坪乡供水系统数字系统,集成管网GIS数据、用水户信息、实时监测数据,实现管网爆管智能预警、关阀方案自动生成、应急调度模拟预演等功能,实现用水安全“一键式”管理,让用水更放心。(李胤 章东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