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住建之声

120天从蓝图到实景蜕变 武汉蔡甸城管全力保障沉湖小镇亮相

发布时间:2025-11-07 09:47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长江北岸,汉水之滨,生态文旅新城沉湖小镇如工笔画卷在武汉蔡甸徐徐展开。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杜佳晨  通讯员 严娟娟) 长江北岸,汉水之滨,生态文旅新城沉湖小镇如工笔画卷在武汉蔡甸徐徐展开。随着沉湖国际小镇永久会址开业在即,蔡甸区城市管理者以匠心守初心、精管促善治,开展扮靓城市窗口“清洁行动”,用“绣花功夫”书写精细化管理答卷,彰显城市治理现代化突破。

 

微信图片_20251105090245_769_407.jpg

“硬指令”下的攻坚起点——让“不可能”成为必须

 

2025年初,“11月实现永久会址运营”的指令落地,这座生态文旅标杆小镇迎来治理能力大考。从环境整治到燃气通气,从制度创新到全民参与,蔡甸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以“绣花”精细与“赛跑”效率,用120天完成从“蓝图”到“实景”的蜕变,成为蔡甸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微信图片_20251105090250_773_407.jpg

“当时第一反应是‘时间不够’。”蔡甸区城管局肖书斌局长回忆,2025年6月会议明确,11月前需完成环境全域整治、燃气全面通气,仅剩4个月时间。彼时沉湖小镇虽有生态基底,但短板显著:部分路段建筑垃圾堆积,背街小巷存卫生死角,河道沟渠漂浮物未清理;燃气管线铺设尚未启动,按常规流程勘察、审批、施工至少需4个月,120天完成被业内视为“不可能”。

 

“沉湖小镇是蔡甸生态文旅‘窗口’,更是武汉展示治理能力的‘名片’。”蔡甸区委常委、副区长雷静在动员会上强调。蔡甸城管随即牵头成立“沉湖小镇精细化治理专班”,下设环境整治、燃气攻坚、商户协同专项小组,建立“日调度、周复盘”机制,将“120天目标”拆解为“每日任务清单”,以“小切口”推动大目标落地。

 

燃气通气“破堵竞速”——45天12道审批的“比拼答卷”

 

2025年6月的一个夜晚,蔡甸城管燃气攻坚组吴磊科长拿着磨破边角的审批清单冲进审批局。当时燃气项目刚完成勘察,却卡在立项审批环节,按常规需60天,工期已不允许拖延。

 

微信图片_20251105090418_781_407.jpg

为破解审批流程长、部门协调难的“堵点”,蔡甸城管“青年攻坚专班”把办公室搬到了项目一线。白天随燃气公司勘察队踩藕塘、量农田,记录管线走向和土地性质;晚上连夜整理青苗赔偿方案,避免村民阻工耽误工期。同时,提前梳理11个审批堵点,对接区资规局、水务局等部门,推动“串联审批”改“并联审批”,立项时同步准备规划许可材料,施工许可审批期间协调队伍进场。

 

这场“竞速”打破多个“不可能”:区审批局实行“编审同步”,60天立项审批压缩至7天,规划许可3天办结,施工许可5天拿下,12道审批45天内完成,创蔡甸燃气项目审批最快纪录。2025年10月15日,最后一段8.7公里管线接驳完成,沉湖小镇燃气管网工程全线贯通,比计划提前15天。“看到压力表指针稳定,所有人都鼓掌了。”吴磊说,“这不仅是管线通了,更是干部‘啃硬骨头’的信心通了。”

 

环境整治“分众施策”——主干道与背街小巷的“精细答卷”

 

清晨,沉湖小镇永桐公路环卫工李师傅握着扫帚在人行道清理地砖杂草灰尘,作业工具除了扫帚、铁锹,还多了抹布、小铲子、夹钳等“精细化装备”。这是蔡甸以“绣花功夫”推进治理的日常。

 

微信图片_20251105091041_799_407.jpg

“沉湖小镇是蔡甸生态文旅‘门面’,环境保障不能马虎。”蔡甸区城管局环卫中心负责人易红波桌上,《沉湖小镇环境卫生保障方案》标注满红色记号,每页贴着路段照片,旁注“主干道机械化作业频次”“背街小巷人工清理重点”。

 

蔡甸城管成立沉湖小镇专项清洁保障作业小组,将5.2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网格,实行“定人、定时、定线、定责”机制。“给每个保洁员发‘责任清单’,明确主要道路清扫要求,安排车辆协同清障洒水压尘。”专项小组组长彭涛说。

 

微信图片_20251105091034_794_407.jpg

商业街区治理更显精准:执法队员提前与商户沟通划定“经营红线”,避免出店经营;景观平台每2小时巡回保洁,绿化带枯枝“随见随清”。“现在每天能看到保洁员和执法队员,心里踏实。”民宿老板陈女士说,还收到垃圾分类宣传册,“客人退房后按要求分类垃圾,环保又省心。”截至目前,专项小组已出动千余人次、30余台次机械设备,清理积存垃圾数80余吨,增设分类垃圾桶百余个,小镇环境卫生达标率从最初的不足70%提升至98%。

 

湿地保护“两山转换”——生态与发展的“双赢答卷”

 

沉湖小镇步道旁,是武汉最大“生态之肾”——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被誉为“鸟类天堂”和“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每年上万只候鸟越冬。蔡甸城管以“久久为功”韧劲,推进湿地生态治理与长效管护。

 

微信图片_20251105151719_52_334.jpg

“湿地是沉湖灵魂,保护不好就失了特色。”蔡甸城管桐湖执法中队队长辜丽玲说,队员每天沿湿地堤岸巡查,清理白色垃圾、枯木杂草,维护游步道整洁,上月就清理10多公斤塑料瓶。

 

为引导公众参与,桐湖执法中队联合多部门开展“湿地日”“爱鸟日”活动,组织学生观鸟并讲解候鸟习性,制作保护宣传牌立在小镇角落。同时,建设智慧公厕、密闭式垃圾收运站等配套设施,“智慧公厕有新风系统和厕位实时显示,垃圾站避免异味扩散。”彭涛说,既提升游客体验,又减少生态影响。

 

如今,沉湖小镇建设如火如荼,配套燃气工程提前完工,城管与相关单位联合作战、挂图作战推进进度。走进小镇,整洁步道、清澈湖水与万鸟齐飞、芦花烂漫相映,越冬候鸟已先批抵达,构成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美好图景。

 

沉湖小镇的蜕变,是蔡甸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缩影。从宏观规划到微观执行,从技术创新到制度保障,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协同,蔡甸正探索特色精细化管理之路。随着永久会址亮相,这座凝聚智慧与汗水的生态新城,将成为武汉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果的亮丽窗口,为新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生动范本。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