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执法不是冷冰冰的罚单,而是有温度的服务。近日,新区城管局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涉企执法警示教育学习,聚焦近年来涉企执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复盘,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深度转变,让“共情执法”与“柔性执法”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姚天峰 彭嘉欣)执法不是冷冰冰的罚单,而是有温度的服务。近日,新区城管局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涉企执法警示教育学习,聚焦近年来涉企执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复盘,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深度转变,让“共情执法”与“柔性执法”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罚款绝不是最终目的,让企业知法、守法,健康规范地发展,才是我们执法的价值所在。”学习会上,这一观点成为共识。针对案卷评查中暴露的问题,反思指向同一个核心:执法如何既体现法律的刚性,又传递城市的温度?
城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各科室执法人员要将“721”工作法真正落到执法工作的实处。这意味着,在每一次巡查、每一次与企业沟通中,都要体现“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的核心理念,把工作重心前置,通过主动指导、精准普法,将潜在问题化解于萌芽,让企业感受到执法背后的服务初心。

如何让执法更有“人情味”?法制部门详解了具体路径:执法过程不仅是开具文书,更要建立完整的证据台账,确保规范透明;对于曾被处罚的企业,要进行二次回访,“一罚了之”成为过去式,帮助企业真正整改、走上正轨才是关键。
同时,法制部门提出,未来将着力推行“综合查处”新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根据这一模式,各业务科室执法时需力求“一次上门,全面体检”,通过跨科室联动,有效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非主观故意、情节轻微的行为,执法人员将优先采用教育、劝诫、约谈等包容审慎方式,给予市场主体更多自我修正与成长的空间。
“执法的根本在于共情,在于引导。”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最后作出强调,全局上下将凝聚合力,让规范、透明、有温度的执法,成为新区营商环境最厚重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