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武汉的老小区,承载着城市记忆,却也困住了居民的步履。数据显示,全市超3万栋老住宅亟待加装电梯,但高昂的费用、复杂的流程、繁琐的审批,曾让无数居民望而却步。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吴冬晖)武汉的老小区,承载着城市记忆,却也困住了居民的步履。数据显示,全市超3万栋老住宅亟待加装电梯,但高昂的费用、复杂的流程、繁琐的审批,曾让无数居民望而却步。
日前,从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简称武汉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办理152笔加装电梯提取业务,累计提取金额近千万元,为三镇老旧住宅的“电梯革命”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助力 从“爬楼难”到“平层入户”
“以前买菜上六楼都喘不上气,现在坐电梯轻松多了!”汉阳区五里墩五麒里社区昌隆花园的居民王阿姨站在新装的电梯前感慨。昌隆花园小区建于2006年,大部分业主为老年人,对安装电梯一直有强烈的意愿。2022年4月,安装电梯一事正式进入筹备上报阶段,但涉及到住户分摊费用,加装电梯一度被搁置。
作为武汉首批受益于公积金加装电梯政策的小区之一,昌隆花园的居民通过提取公积金,成功解决了加装电梯的资金难题。据统计,该小区单户最高提取金额达11万元,资金缺口得以有效填补,居民的期待终于化为现实。
根据政策规定,本市既有住宅的房屋所有权人及配偶在加装电梯后,可在费用支出36个月内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不超过个人实际出资金额。以昌隆花园为例,居民通过提交《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协议书》《规划方案联合审查批准意见书》等材料完成项目备案后,凭身份证、不动产权证及支付凭证,即可实现“秒批秒办”,资金实时到账,极大简化了流程。
创新机制 多方协同破解资金难题
武汉中心的实践,正是“政府引导+居民共担+政策托底”模式的生动体现。政策明确要求,加装电梯费用需由业主分摊,公积金提取以“实际出资额”为限,既保障资金精准使用,又避免过度依赖公积金。同时,通过允许夫妻共同提取、限制每户总套数不超过两套等设计,兼顾公平与效率。
为了让居民少跑腿、快办事,武汉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目前,加装电梯提取业务已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建设单位或职工可到受托银行旗舰网点办理项目备案,缴存人则可通过“武汉住房公积金APP”直接办理提取手续,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前觉得加装电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有了公积金政策支持,整个过程既透明又高效。”江岸区某小区业委会主任李女士坦言,政策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通过规范化流程增强了居民对加装电梯的信心。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武汉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政策进一步优化——提取对象将从房屋所有权人及配偶扩大至其子女,通过“家庭共济”机制,让更多家庭成员的资金力量得以调动,切实减轻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