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101个项目被认定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2025-05-08 07:59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日前,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北京未来建筑科创中心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等101个项目被认定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日前,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北京未来建筑科创中心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等101个项目被认定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据了解,为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遴选工作。经项目单位申报、地方筛选、第三方评审、有关部门和地方复核、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北京未来建筑科创中心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等101个项目为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其中,涉及住建领域的有:

 

56.中国能建上海总部综合一体化示范项目

 

建设内容:建筑领域示范项目。项目采用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设计。主要建设2万平方米屋顶和立面光伏发电、地源热泵、水蓄冷蓄热、新风热回收、绿色智能照明等系统,配套建设适配电网柔性负荷调节系统。项目建成后,负荷可调节比例达到38%以上,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22万千瓦时以上、节约用电31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300吨,形成超高层建筑节能降碳样板。

 

实施主体:上海中能建(上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57.北京未来建筑科创中心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建设内容:建筑领域示范项目。项目采用高效电机设备系统、建筑光伏一体化、光储直柔、 全彩光伏微图层等技术。主要建设520千瓦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高效地源/空气源热泵机组、3台30千瓦车网互动充电桩,配套建设智慧能碳管理平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建筑本体节能率38%、综合节能率70%,能耗强度降至26千瓦时/平米/年以下。

 

实施主体:北京未来科创建筑有限公司

 

58.西安太古里商业综合体多能耦合示范项目

 

建设内容:建筑领域示范项目。项目采用浅层及中深层地源热泵技术、多能耦合智慧供热技 术、光储直柔技术、低碳建造技术。主要建设中深层地热供热系统、可变角度光 伏组件及其配套储能系统等,应用低碳建材建设装配式建筑。项目建成后,可实 现公共建筑综合节能率7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5%,打造零碳商业综合体示范。

 

实施主体: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78.工业园区能环一体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建设内容:零碳(近零碳)园区示范项目。项目采用超大温差水蓄冷及高效冷冻站、综合能 源利用、热能梯级利用、能源智能调度和管理等技术。主要建设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储冷储热储电系统、光储充微电网系统、碳排放管理数字平台。项目建成后,园区内可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率85%、能源利用率100%、光伏本地消纳率75%、制冷机房谷电利用率50%,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750吨。

 

实施主体: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82.龙岗区智能建造产业园示范项目

 

建设内容:园区低碳化改造示范项目。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块化建造、光储直柔、 工厂能效优化及废弃物废水回收利用等技术。主要建设5.8兆瓦光伏、工厂布置能耗监测系统、废弃物及废水循环回收利用系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543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860吨。

 

实施主体: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要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扎实做好用地审批、规划许可、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示范项目建设。

 

要强化全流程监督管理。要持续跟踪调度示范项目建设进展,按期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对于建设进展缓慢、成效不及预期的项目,要加强督促指导帮扶,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调整退出清单。

 

要扎实做好后续项目储备。要建立健全本地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项目储备库常态化更新机制,主动对接绿色低碳领域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摸排先进适用技术储备情况,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