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山东:“留、改、拆”并举,实施老旧街区等重点工程

发布时间:2025-10-12 07:22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日前,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这是立足山东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破解城市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聚焦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五项重点任务。要求,谋划实施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重点工程,“留、改...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日前,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这是立足山东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破解城市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聚焦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五项重点任务。要求,谋划实施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重点工程,“留、改、拆”并举,统筹资源、一体设计、分步实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高品质住宅。

 

 

据了解,自2020年国家首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山东省在实践中蹚路径、攒经验,城市更新工作稳步推进:青岛、济南先后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济南、青岛、东营入选国家城市体检样本城市;烟台、潍坊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今年,济南舜泰广场智慧停车、青岛四方路街区保护等4个项目入选住建部典型案例;全省已开工老旧小区4.3万户、城中村安置住房14.02万套,完成投资181亿元;形成了“1+N+X”政策框架,出台片区更新、设备更新等12个配套文件,建立城市体检-规划-实施闭环管理机制;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5万个、惠及270万户,新增停车位29.9万个、安防系统5.7万套。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绿色建筑覆盖率100%。

 

虽然城市更新取得重要进展,但还面临基础设施老化、空间利用低效、历史文化保护压力大等问题。例如,2024年全省仍有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未完成改造,城中村改造任务艰巨。资金平衡压力较大,纯公益性项目占比高,市场化融资渠道不畅,如,2025年计划实施的120个片区中,约40%需依赖财政补贴。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现象,如,个别历史街区改造中过度商业化,破坏传统肌理。社会参与机制待优化,产权人自主更新积极性不足,开发企业转型综合运营商面临专业能力短板,如,全省仅30%的更新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深度参与。规划实施刚性不足,部分项目存在“随意调整容积率、突破保护红线”问题,需强化规划管控和执法监督。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为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聚焦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部署了5个方面任务,坚持靶向施策、系统实施、为民务实。

 

一是实施片区综合改造。明确城市更新重点片区,谋划实施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重点工程,“留、改、拆”并举,统筹资源、一体设计、分步实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高品质住宅。改造整治城镇老旧小区老化管线,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完善停车、充电、消防、通信等配套设施。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以及无障碍、适老化、适儿化等改造,加强建筑保温材料管理。落实房屋使用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动态排查拆除改造D级危险房屋,积极稳妥治理国有土地上C级危险房屋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非成套住房,逐步开展城镇房屋抗震加固。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老旧火车站与周边区域联动改造,促进交通设施供给和更新强度相匹配,推进职住平衡。持续排查整治城市各类基础设施风险隐患,依托城市道路统筹实施燃气热力、供排水、电力、通信、综合管廊等建设改造。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打造基础数据平台。深入开展建筑垃圾常态化整治、生活垃圾分类。

 

三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落实完整社区建设指南,充分利用存量闲置房屋,科学设置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优化设施布局,适度减小规模、均衡布点,增加托育、养老、文化、体育、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适度超前建设防灾工程,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公共消防设施、海绵设施等建设。

 

四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加强城市山体、水体、湿地等自然空间保护修复,治理受污染的地块、河流、湖泊。持续完善城市结构性绿地和绿道网络,建设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鼓励有条件的建筑新建、改建屋顶花园、立体绿化,推动打造“百姓园林”。加强公共空间营造建设提升,布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建筑立面、广告牌匾、景观照明、城市家具等艺术美感和文化气息,整治各类架空飞线。严格管控新建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

 

五是严格历史文化保护。加大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力度,摸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潜在资源情况,达到条件的及时纳入省市保护名录。建立健全“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的保护前置机制。采用微改造方式,修复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科学保护利用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维护结构安全、传统风貌,重点保护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外观、结构和构件等,对存在坍塌、坠落等严重风险隐患的,立即加固修缮。保留承载城市记忆与市民情感的老地名。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日常巡查管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等制度。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拆除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保护规划要求。

 

《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研究制定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规划、政策,加快各类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工作会商、难题共研等机制,及时推广水平高、综合效益好、可持续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创新案例。

 

据了解,下一步,山东将重点推进三大转型:从单一改造向系统治理转型,深化城市体检成果应用,统筹生态修复、产业导入和社区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型,推广“居民自筹+政府补贴+社会资本”模式,探索“房票”与住房以旧换新结合;从增量扩张向存量增效转型,2025年完成2000年前建成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占比超30%。通过持续深化城市更新,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城市样本。

1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