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环境建设,助力提振消费,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等13个部门决定,11月,开展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住建部将深入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宣传数字家庭建设进展情况,提升居民对数字家庭产品的认识与消费意愿。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为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环境建设,助力提振消费,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等13个部门决定,11月,开展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住建部将深入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宣传数字家庭建设进展情况,提升居民对数字家庭产品的认识与消费意愿。

据了解,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但居民消费意愿仍待提升,服务消费占比仅46.8%,消费潜力释放不足。中消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投诉量同比增长27.23%,食品类、直播营销、老年消费陷阱等问题突出,消费者满意度虽提升至56.7%,但食品类不满意度从18.5%升至28.1%,反映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为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环境建设,助力提振消费,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等13个部门决定,在11月份,开展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优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总体目标,强化部门协同与央地联动,健全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维权服务等制度体系。聚焦商品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秩序规范、维权效能升级、社会共治深化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配套法规的宣贯落实。推动消费者权益保障从“事后救济”向“源头预防”转型。聚焦消费领域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强化消费安全、治理维权难点、提升维权效能。
畅通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消费环境共建共治。着力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等体制机制障碍,健全适应新消费发展的准入准营与监管执法制度体系。推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消费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加快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与联合奖惩应用。
这次活动重点将在五个方面开展:
一是举办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主场活动。围绕“优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主题,通过政策解读、成果发布、发起倡议等形式,展示工作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凝聚社会共识。
二是深入解读优化消费环境政策。发布“大力提振消费”课题研究成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增收、便利外国人来华在华消费等政策宣介活动。
三是聚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展示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消费品安全检验、打击假冒伪劣、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工作成效,发布侵犯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四是推动重点消费领域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举办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完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数字家庭建设。
五是打造消费环境建设宣教新场景。持续开展消费风险提示、消费教育系列直播等活动,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教育宣传。围绕商品质量、服务规范、维权效能等方面,广泛开展旅游服务消费体察、探访中国“质”造大厂系列行、品质消费体验行等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住建部将深入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宣传数字家庭建设进展情况,提升居民对数字家庭产品的认识与消费意愿。
据了解,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各地将开展各种优化消费环境活动:
北京市推广全国首个“品质化、智慧化”夜间消费生态“簋街模式”,宣传《北京市网络直播带货平台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推进实施《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 市场监管领域》。
天津市举办2025年网络消费维权之夜,发布天津文旅商圈满意度调查结果,开展“放心消费 诚信乡村”“酒类产品真伪辨识免费咨询”等公益活动。
河北省发布企业消费纠纷源头化解工作成效、保定市多部门建立打击恶意索赔协同治理工作机制成效,开展“品质体验拓展”行动、家电服务进社区等活动。
山西省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际联席会议。开展儿童青少年验配镜及屈光手术服务体验满意度调查。组织部分地市开展消费权益大讲堂、品质消费体验行等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蒙”字标大草原优品内蒙古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月月3·15”维权咨询科普、消费维权人物事迹经验推广等活动。
辽宁省发布《放心消费单元和集聚区指南》,开展旅游领域消费体察、“辽宁优品”展示推介、“辽聊消费”云课堂线上宣传等活动。
吉林省举办2025年度“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工程授牌仪式,发布省级依法规制职业索赔行为工作指导意见,开展运动护具科学选购消费指导、民生厨房食品品质消费指引等活动。
黑龙江省召开消费纠纷调解技巧专题培训会议,开展“消费纠纷多元化解”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放心消费在龙江”系列合同示范文本宣传活动,制发“双承诺”活动宣传片,发布消费维权先进事迹系列报道。
上海市设立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宣传站点,向中外展商、观众展示优化消费环境举措,开展外企消保圆桌会机制等专题宣传活动。开展“2025上海伴手礼”评测活动。
江苏省开展“放心消费 便利维权”承诺行动活动。组织部分地市开展“一地一品牌”、“一地一场景”主题活动、“放心消费基层行”等活动。
浙江省召开金融赋能放心消费商圈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会,举办天猫国际跨境消费服务站启动仪式,召开“投诉直通车”现场发布会,开展“放心消费浙里行”体验等活动。发布消费调查监督系列成果。
安徽省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放心消费”江淮行系列活动、“‘满意消费·乐享服务’安徽生活服务行业在行动”活动,发布安徽省生活服务业自律公约。
福建省发布《消费环节先行赔付承诺工作指引》《福建省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指南(2025年版)》,开展“你点我检 福见食安”“实验室开放日”“放心消费八闽行”等系列活动。
江西省召开2025年长江中游三省市场监管协同发展座谈会,联合湖北省、湖南省印发《长江中游三省异地异店线下退换货服务工作指引》。开展消费教育“五进”系列活动。
山东省开展“福满金秋 消费护航”消费教育进社区志愿服务、鲁小满微课堂等活动。组织部分地市开展优化放心消费教育等活动。
河南省开展放心消费引领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绿色消费·健康生活”主题宣传、“放心消费在河南”企业承诺活动。
湖北省发布《十大消费领域维权指南》《消费安全红黑榜》。开展“多元化解促和谐 优化环境惠民生”专项行动、“新消费场景开放日”等活动。
湖南省开展放心消费新场景媒体采风、“护航乡村振兴 共筑满意消费”等活动。
广东省策划“放心消费广东行”专题创意拍摄,组织部分地市开展“探究直播类型与消费维权关系—围绕直播电商服务质量”专项调查、“国家宪法日暨消费维权知识”网络有奖问答等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2025年广西千乡万村保权益促消费系列公益行动、“桂有优品—广西品牌天下行”宣传活动。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实体店购买商品无理由退货指引》。发布反消费欺诈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公布一批星级“放心消费单位”“放心消费商圈”。
重庆市开展“校园贷陷阱”“假冒伪劣食品辨识”等领域消费教育活动。
四川省联合重庆市制定《川渝线下实体店跨区域无理由退货承诺经营主体名单公示工作指引(试行)》。组织部分市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等六大重点领域专项行动。
贵州省组织部分市州开展优品特色产品展、真假商品对比展等现场展示活动及“安全建材进万家”等系列宣传活动。
云南省发布咖啡豆、鲜花饼比较试验结果。开展“以旧换新”消费者调查,举办“消费维权知识及以旧换新政策”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
西藏自治区开展放心消费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部分地市开展七日无理由退货线下推广等活动。
陕西省组织部分地市举办“诚信西安·放心消费”广场嘉年华活动,开展消费维权教育“五进”活动。
甘肃省发布《陇原消费环境白皮书》,评选年度“陇原放心商家100强”。
青海省印发《青海省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工作指引》,开展全省消费环境测评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开展“提振消费信心 共筑满意消费”主题宣传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公平诚信赢天下 放心消费千万家”普法宣传活动、“走进消费承诺企业”主题活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活动、企业与个体工商户诚信经营宣传活动,组织优化消费环境专项执法行动。
2025年“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振消费”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消费环境从“局部改善”向“全域提升”的关键一步。通过“集中攻坚+长效治理”模式,系统性治理解决消费领域突出问题,活动不仅聚焦当前消费痛点,更注重构建长效机制,为实现“消费环境显著优化、消费信心大幅提振、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的三年目标奠定基础。
上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