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国务院安委会:对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中发生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发布时间:2025-08-26 07:12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发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书》,决定,对青海省境内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在施工作业时发生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金志诚)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发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书》,决定,对青海省境内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在施工作业时发生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8月22日,凌晨3时10分左右,西成铁路(西宁-成都)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发生重大垮塌事故,造成12人(其中,3人在桥面、3人在河岸、6人在塔架)遇难、4人因落水失联。

 

记者了解到,尖扎黄河特大桥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是西成铁路的控制性工程。该桥全长1596.2米,主桥由141米+366米+141米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组成,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也是我国首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项目于2023年11月开工,原计划于2025年8月26日实现主桥合龙,事故发生时距合龙仅余4天。

 

事故发生时,施工方正在进行辅助钢梁架设的吊索塔架前端扣索张拉作业。现场共有15名工人和1名项目部负责人在靠近化隆县一侧的吊索塔架顶部操作平台作业,主要任务是通过液压千斤顶调整钢绞线,使桥体角度和高差满足合龙要求。

 

根据监控视频和现场勘察,事故直接原因为吊索塔架前端扣索突然崩断,导致108米长的钢梁主拱肋瞬间垮塌。3秒内,桥上钢绞线、吊索塔构件及11段桥面坠入黄河,尖扎县一侧桥面和卡车也被对岸下落的钢梁砸中变形。初步分析显示,扣索崩断可能与锚梁焊接质量缺陷或钢绞线受力过载有关,但具体原因仍需调查确认。

 

事故发生后,青海省政府立即成立“8・22”事故应急指挥部,启动重大突发事件Ⅲ级应急响应,共出动91辆救援车辆、27艘舟艇、1架直升机及806名救援人员,采用无人机、机器人、搜救犬等技术手段展开搜救。6家医院开放绿色通道,对受伤人员进行全力救治。目前,失联人员搜救仍在沿河持续进行中。

 

8月25日,国务院安委会发出通知书,决定对事故查处挂牌督办,要求,青海省要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抓紧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和管理漏洞,研究完善针对性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按事故调查规定要求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应急管理部会同国资委、国家铁路局成立督导组,全程督导青海省事故调查工作。

 

青海省成立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调查组,下设综合组、技术组、管理组、救援评估组四个工作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原则全面展开调查。目前,调查工作已进入现场物证提取、数据复现、人员问询等实质性阶段。

 

承建单位中国中铁发布公告,对事故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并对遇难者家属表达歉意。称事故由其全资子公司中铁大桥局施工的辅助钢梁架设的吊索塔架前端扣索突然崩断引发。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配合政府开展应急抢险、人员搜救和相关调查工作,公司将深刻汲取教训,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妥善处理相关后续工作。

 

事故发生后,青海省已对全省在建铁路项目展开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高空作业、起重吊装、深基坑等环节,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此次事故暴露出重大工程施工中风险防控的复杂性。尖扎黄河特大桥作为技术难度极高的桥梁,其合龙阶段需通过千吨级拉力的钢绞线平衡悬臂受力,施工精度和安全性要求苛刻。尽管施工方此前采用了全程监控和设备预警系统,但扣索崩断等突发状况仍超出预期。目前,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后续将聚焦于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现场管理等关键环节,以明确责任并完善防范措施。

 

据了解,事故调查将进行技术溯源,其重点方向是:

 

钢绞线断裂机理。初步锁定事故直接原因为吊索塔架前端扣索崩断,但需通过材料力学测试、断口微观分析(如金相检验、电子探针检测)确认断裂类型(疲劳断裂、脆性断裂或韧性断裂)及诱因。

 

锚梁失效链。锚梁作为锚固系统核心构件,其断裂可能涉及焊接质量缺陷(如未熔合、气孔)或受力过载。现场发现4个锚梁断成8截,需结合制造工艺记录、定期检测报告追溯问题根源。

 

施工工艺合规性。调查将重点核查悬臂施工阶段的荷载计算、张拉程序、温度控制等是否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专项方案要求,尤其关注合龙前4天的关键工序调整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将对管理责任进行穿透式排查:

 

设计与施工方案审查。复核设计单位对边跨索力(1161吨)、温度应力等参数的取值依据,以及施工单位是否擅自修改工艺。

 

监理与监控失职。核查监理单位是否对钢绞线安装、锚梁焊接等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督,监控单位提供的应力、变形数据是否存在异常未预警。

 

人员资质与培训。排查涉事特种作业人员(如张拉工、焊工)的持证情况,以及施工单位是否开展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