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一张看不见的全球账本,正悄然改变我们持有资产、进行交易的方式,甚至重新定义“信任”本身。
区块链新篇章:从比特币到资产上链,重塑未来信任体系
汪传虎

一张看不见的全球账本,正悄然改变我们持有资产、进行交易的方式,甚至重新定义“信任”本身。
曾几何时,区块链还只是技术极客的专属领域,而比特币则被视为昙花一现的泡沫。但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
从美国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到代币化资产规模在五年内增长245倍,区块链技术正在悄然从边缘走向中心,从理想变为现实。
我们正目睹一场数字信任革命的开端,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1、区块链的蜕变,从币到链的跨越
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初,带着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一个无需中介、无需信任第三方的乌托邦。比特币作为第一个成功应用,确实让人们看到了金融体系去中心化的可能性。
但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与波动,价格剧烈起伏使得比特币长期被贴上“高风险投机”标签。
经过多年探索,行业逐渐认识到:区块链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创造完全去中心化的乌托邦,而在于解决信任问题。
正如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报告所指出的,区块链技术正从单纯的货币应用,转向成为下一代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一转变极为关键。区块链不再只是关于“币”,而是关于“链”——一条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当我们不再拘泥于完全去中心化的原教旨主义,区块链技术才开始真正展现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2、RWA代币化,传统资产上链革命
想象一下,你不仅可以拥有比特币,还能拥有代币化的房产、国债甚至是企业股权——这就是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带来的未来。
RWA正成为区块链世界最受关注的趋势之一。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RWA市场规模已超过250亿美元,从2020年起增长了约245倍。
什么是RWA代币化?
简单来说,就是将现实世界的资产(如房地产、国债、商品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数字代币。这类似于将不动产变成“可分割的动产”,让高昂的资产变得可以被普通投资者触及。
比如,你可以购买一栋豪华海滨别墅的万分之一的代币,从而分享其价值增长和租金收益,而这在传统金融领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机构纷纷布局
BlackRock的BUIDL基金、高盛和纽约梅隆银行等传统金融巨头,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这些举措不仅为区块链世界带来了传统金融的庞大流动性,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更强的公信力。
国际清算银行甚至将央行储备、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的代币化视为下一代金融系统的重要支柱。
3、稳定币,加密世界的杀手级应用
在RWA蓬勃发展的同时,稳定币已成为加密世界的“杀手级应用”。截至目前,稳定币总供应量已攀升至2520亿美元,月度结算量高达1.39万亿美元。
稳定币是什么?
稳定币是一种与稳定资产(如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目的是在波动的加密市场中提供一个稳定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
想想看,如果加密货币世界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波动巨大的资产,那么每一笔交易都将充满巨大的汇率风险——就像用股票来买咖啡一样不切实际。
稳定币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们充当了传统法币和加密资产之间的桥梁,使得区块链交易变得简单可预测。
从交易工具到支付技术革命
稳定币最初只是加密货币交易的计价工具,但现在正逐渐演变为新一代支付技术。
如果我们将信用卡视作第一代支付技术、移动支付作为第二代支付技术,那么稳定币很可能代表着第三代支付技术的竞争刚刚拉开序幕。
更重要的是,稳定币正在推动货币国际化的新形式。参考Tether的资产配置,其资产规模的80% 都配置了美债和类美债资产,随着未来发行规模增加,持有量将持续上升。
4、比特币,从叛逆到主流
当人们还在争论比特币的本质时,它已经悄然完成了从“叛逆”到“主流”的身份转变。
2025年,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将通过没收程序所得的比特币纳入联邦储备体系。
这一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比特币从边缘投机品向国家层面战略资产的转变。
比特币的角色演变
比特币最初被设想为“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旨在实现无需银行中介的个人直接支付。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角色逐渐发生了变化:
· 价值存储:类似于“数字黄金”,比特币因其稀缺性(总量2100万枚)而被视为对抗通胀的价值储存手段。
· 机构资产配置:截至2025年,约59% 的机构投资者将其投资组合的10%以上配置为数字资产。
· 收益生成工具:通过比特币与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持有者现在可以凭借其比特币持仓获得收益,甚至有初创公司探索为持有者提供高达40% 的年回报率。
市场日趋成熟
比特币市场的成熟还体现在其波动性的变化上。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和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比特币的波动性已降低了75%。
这表明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从一个高度投机的市场,逐步转变为更加成熟的金融市场。
5、AI与区块链,技术融合新前沿
AI与区块链的融合,正在打开新的想象空间。AI不再是单纯的效率工具,而是理解、驱动、并塑造整个复杂金融体系的核心引擎。
AI驱动的市场分析
在价格预测方面,AI模型已经展现出惊人的能力。研究表明,AI模型在市场指数预测中准确率可达70%以上。
例如,专门针对金融时间序列设计的大型预训练Transformer模型PLUTUS,涵盖超过1000亿条观测数据,在多个下游任务中实现优异表现。
链上身份验证的革新
AI与区块链融合的另一重要领域是身份验证。零知识证明(ZK)技术的出现,允许人们在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证明自己的身份。
而未来,链上生物特征验证预计将越来越多由人工智能提供支持——换句话说,AI将在链上自动检查您的身份。
Civic首席执行官Chris Hart表示:“我们预计自动生物特征识别和/或政府身份证检查将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
6、挑战与风险,前路并非坦途
尽管前景广阔,但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监管框架的不统一是首要障碍。目前,全球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呈现“分裂式演进”格局。
中国通过“金融隔离”和数字人民币重建货币主权;美国采取“监管通过执法”方式;欧盟则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建立统一标准。
稳定币的脱锚风险
稳定币并非没有风险。从TerraUSD的崩盘到2025年Yala的YU稳定币因攻击而失去锚定,历史一再表明,稳定币维持1美元锚定的能力并非绝对可靠。
TerraUSD崩盘导致约500亿美元价值消失,加密行业因此受到冲击,暴露了算法设计的系统性脆弱。
安全与监管挑战
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和无国界特性,也带来了金融安全风险。2024年全球加密货币欺诈带来的实际损失为93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66%。
此外,监管套利风险依然存在。加密货币企业可能通过选择监管宽松的法域设立运营主体,来规避严格的监管要求。
7、未来已来,区块链重塑金融秩序
展望未来,区块链技术与现实世界资产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Coinbase在2025年加密市场展望中预测,稳定币市值五年内可能达3万亿美元,主要应用将从交易转向全球资本流动和商业领域。
代币化成为核心
代币化资产将逐步成为加密市场的核心。截至2025年12月1日,代币化RWA已增至135亿美元,应用范围从私人信贷扩展至大宗商品等领域。
监管环境优化
美国的监管环境正在变得更加友好,国会两党支持推动全面监管框架、稳定币立法,并结束执法监管时代。
同时,G20国家加快数字资产规则制定,为创新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从金融到更广阔领域
区块链的应用正在从纯粹的金融领域,向更广阔的世界扩展。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允许用户成为网络的利益相关者,意味着他们可以拥有自己使用的一部分基础设施。
根据数据,DePIN协议的市值已超过500亿美元。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金融巨头BlackRock、高盛已率先拥抱这场变革;国际清算银行将代币化视为未来金融核心支柱;而欧盟、美国等地也在积极构建监管框架。
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边界正变得模糊,资产、身份、信任都在被重新定义。
这一切不再是科幻小说的场景,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下一个十年,区块链将不再只是链,而将成为支撑数字文明的基本结构。
(作者系泛华集团副总裁)
上一篇:没有了






